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今年青原市的春天明显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bsp; 已是阳春三月,人们没有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就连道路两旁一排排的桃花似乎也带着一丝慵懒,没有一点儿要开放的迹象,显出几分暮冬的萧瑟。 此情此景,一如楚天舒的心境。 在纪委监察二室主任梁宇轩的主持调查下,关于两封匿名信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结论。经查实,信中的内容纯属子虚乌有,经权威技术鉴定,几乎所有的图片都是ps出来的。这场涉及到诸多官员的绯闻风波,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沸沸扬扬之后渐渐平息了下来。 新任市委书记朱敏在市委常委会上推出了他上任以来的次县处级干部的调整方案。 这个方案,朱敏事先与常务副市长伊海涛、市委副书记郭鸿泽、市委常委副市长唐逸夫等人分别沟通过,拿到常委会上讨论一下,无非就是走一个程序。 但是,召集市政府工作的伊海涛感觉有点不太爽。 对于党群口的干部调整,伊海涛很自觉,几乎没有参与任何的意见。 但是,朱敏对市政府口的干部调整中却更多地听取了唐逸夫的意见,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原国资委副主任黄如山被安排进了市政府担任了副秘书长兼办公厅副主任。 现任秘书长年纪偏大,身体也不是太好,基本处于休养状态,伊海涛的意见是安排他退休或者另外任用,但是,朱敏以照顾老同志的情绪为由,让这位秘书长占着茅坑不拉屎,而听从了唐逸夫的意见,把黄如山调进来主持日常工作。 黄如山是唐逸夫的人,伊海涛心知肚明,当时国资委主任关浩宇“被退休”时,唐逸夫就力荐黄如山,但时任市委书记郭子春选择了简若明,黄如山郁郁寡欢调出了国资委。 现在,唐逸夫说动了朱敏,把黄如山调进政府办公厅,等于是在伊海涛的身边安插了一个探头,伊海涛怎么爽得起来? 伊海涛不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干部调整的酝酿过程中,他忽然感觉手头上没有太多的贴心人选可供推荐,而唐逸夫却可以提出一大把的人选来供朱敏挑选,这么一来,在政府很多关键部门中都有唐逸夫的人。 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伊海涛作为一名外来势力,尽管担任着常务副市长,但在青原市官场却没有根基,甚至除了王少磊之外,几乎连一个信得过的得力人选都没有。而唐逸夫是本土干部,在青原市官场的根基,非常深厚。 这其实也是伊海涛急于破格提拔楚天舒的原因之一。 走到这一步,伊海涛不由得有些后悔,从省交通厅下派到青原市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抓政府工作而疏忽了在青原抓自己的班底建设,原以为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市长一职,但是,在朱敏改任市委书记之后,省里不仅没有明确伊海涛为代市长,连个主持工作的名分都没给,只许了一个召集工作的名头。 一词之差,反映出其中难以琢磨的微妙啊。 不爽归不爽,伊海涛还是得面对现实,毕竟朱敏是名正言顺的一把手,对于他提出的干部调整方案,伊海涛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他觉得在换届选举之前必须和朱敏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越是可能存在变数,越要争取朱敏的支持。 大多时候,伊海涛在心里构架的是未来的蓝图,目前的一切都可以隐忍。 官场要诀之一,就是要能忍。不管你是多大的官,总还有比你更大的。该忍的,忍得下去的你要忍,忍不下去你咬着牙齿也得忍。 伊海涛认为,自己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召集政府工作期间做出一些政绩来,重点是把沿江大道商贸圈和江北开区两大政绩工程抓出成效,他心里非常清楚,市长名头没有扶正之前,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国栋来宣布他召集工作就反复叮嘱过,一定要处理好市里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市政府和市委之间的关系。 讨论完干部调整的方案,常委会的正式议程就算结束了,会场上的气氛相对轻松。朱敏随口问了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市委副书记郭鸿泽就通报了一下纪委监察二室对两封匿名信的调查结论。 朱敏听完,十分严肃地说,看来干部的选拔任用还是要严格坚持组织原则和程序,不能随意破格提拔,否则,有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他这么说,暗指的就是楚天舒的任用问题,明摆着是不想让伊海涛在会上重提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事。 对此,伊海涛没有表态,其他人也都没有说话,会场上的气氛有点闷。 按照常规,普通科员三年方可升科级主任科员,科级主任科员满三年方可升任副处级,副处级满三年方可升任处级。 按照朱敏的这个说法,楚天舒刚刚才干满三个年头,被提拔成正科级干部已经算是进步很快的了,要提拔到副处级岗位上来,至少还需要三年。 换言之,伊海涛要用楚天舒要等到三年之后。 职位上升不起来,伊海涛要重用楚天舒的意图就难以实现,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江北开区的建设有王少磊主持自是可以放心,再让楚天舒在那里当个助理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而沿江商贸圈建设把握在申国章的手上,总是感觉工作推动起来有难度,不是推动不了,而是申国章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跑偏的事情来,令伊海涛大伤脑筋。 依着伊海涛的想法,楚天舒级别升到副处之后,如果申国章在商贸圈建设项目上推进不力,就可以用楚天舒来取而代之。 伊海涛有点想不通,楚天舒的工作能力众所周知,从省里到市里破例提拔的人才太多了,也不在乎多楚天舒这一个。 在请示省委组织部之前,朱敏是赞同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传出绯闻之后,他跟伊海涛说的意见也是稍缓一缓,现在匿名信有了结论,朱敏的口风却变了,伊海涛感觉得出,这是唐逸夫利用匿名信风波对朱敏施加了影响。 这从某一个侧面也说明,唐逸夫在朱敏面前的分量一点儿不亚于伊海涛,甚至有可能更重! 对于伊海涛的如意算盘,唐逸夫又怎么能看不透,所以,他要阻止楚天舒的破格提拔并不是对楚天舒的能力不认可,而是与伊海涛的市长之争的一个政治策略。 当然,唐逸夫施加的影响,正好也顺应了朱敏要牢牢抓住干部选任绝对话语权的思路。 朱敏在青原官场为官多年,也是一名权力运作高手,不动声色之中,就借用楚天舒的提拔一事,向在座的各位常委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干部选拨任用我说了算,名义上的候任市长伊海涛的推荐也不一定管用。 面对朱敏的突然变卦,伊海涛很快找到了一个对策,他在对朱敏的观点表达支持之后,提出将楚天舒调入市政府办公厅,理由很简单,伊海涛的秘书王少磊外派到开区之后,其秘书人选还没有定下来,他将楚天舒调到身边来,虽然级别没升上去,但地位和作用却不亚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副处级干部。 副市长唐逸夫能把他的亲信黄如山调到市政府办公厅来当副主任,一个召集政府工作的常务副市长要给自己选一个秘书,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朱敏没有理由反对,也不会去反对,他乐意看到伊海涛与唐逸夫的暗中较劲,希望利用他们的竞争来稳固自己绝对权威的地位,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科级干部的任用把关系搞僵。 朱敏不反对,其他的常委就更没有谁会反对。 没几天,这一轮的干部提拔任用的公示出来了,众望所归的楚天舒名字不在其列。 市直机关的一般干部们稍感诧异,不过,他们在得知楚天舒将调入市政府办公厅之后,又恍然大悟般释然了,纷纷暗叹楚天舒这曲线救国的一招实在是高。 因为等到明年换届选举伊海涛正式当选了市长,市长秘书直接提副处是惯例,那就比现在破格提拔要顺理成章,也不会太过招摇,等过几年伊海涛再升一升,把楚天舒一外派,像王少磊那样捞个正处的实职,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普通的机关干部只看见了表面现象,以为楚天舒跨进了市政府办公厅,当上了常务副市长,也是外界公认的候选市长伊海涛的秘书,从此可以平步青云了,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背后的市长之争多么的激烈与复杂,前面有许许多多的陷阱在等着楚天舒,只要稍有差池和闪失,便可能万劫不复! 官位的升迁不是排队上车,不可能完全按先来后到,其程序极其神秘而且复杂,不到坐上车的那一刻,谁也不敢肯定说下一趟车到来就该自己上。 官帽向来是官场上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任何一个官员都想据为己有。 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之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afacg/mavcfmfv.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叔叔小说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