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名义这个东西,许多人不重视,有时候也确实不用重视,随便寻个借口就行了。

可徐庶认为汉室威望犹在,他的观点是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不宜轻动刀兵。

许褚揉着眉心,试着说道:“或可借防御黄劭所部黄巾贼的名号出兵?”他也就随口一说,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

郭嘉不赞同,这个理由太牵强,而且要霸临颍川,最重要的不是用兵,是要取得颍川士族的支持。只有士族支持许褚,许褚方能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在郭嘉眼里,颍川值得注意的士族主要有三家:颍阴荀氏,长社钟氏,以及许县陈氏。这三家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大族,鄢陵张氏即便极盛时,也无法与荀、钟、陈三家相提并论。

关于荀氏许褚知道的比较多,但也仅限于荀彧,荀攸,荀爽几人的事迹,钟氏里的钟繇,他也算认识,至于许县陈氏,他死活也想不起有哪个名人。

却见郭嘉忽对徐庶道:“元直之前说过早年曾去长社求学,就由你跟主公说一说钟氏吧。”

徐庶苦笑点头,对他而言,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因为他拜师钟瑜门下求学的事被钟氏拒绝了(注一)。

“钟氏的情况有些类似于本县张氏,不过钟氏底蕴足,且出了钟元常这样的大才,比张氏的情况又要好许多。”

徐庶显然是对钟氏颇有了解,如数家珍般将钟氏一族的来龙去脉说给许褚听。钟繇的曾祖父钟皓,是名闻天下的大儒,当时朝廷九次征召其为官,都被婉拒,因此更被认为德行高亮,与陈寔、荀淑、韩韶并称颍川四长。钟氏在东汉时的荣光,正是从钟皓开始。但是自钟皓后,两代没有出大才,一直等到钟繇被阴修辟用为郡中功曹掾,才算扬眉吐气。钟繇还有两个弟弟,钟演、钟进,钟演有文才,钟进骁武,均赋闲在野。现在钟家的主心骨渐渐由钟繇的族父钟瑜转为钟繇本人,可以从他两个弟弟身上做文章。

所以徐庶的建议是,如果要按照郭嘉的方案谋划颍川郡,对钟家应该是用拉拢的策略。

郭嘉拍手笑道:“元直入木三分,与嘉不谋而合。”

许褚直了直发酸的腰板,徐庶说得快,他听的似懂非懂,便道:“还请元直写下来,一会我要细细看。”

徐庶领命,取了笔墨,与郭嘉眼神交汇,两人皆有欣慰之意。许褚身为他们的主公,虽颇有勇力,然出身微末,学识更是糟糕透顶,但是他肯学,肯问,从不不懂装懂,对人才亦很尊敬,而且看得出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在郭嘉与徐庶两人看来,身为人主最重要的便是知人善任,虚心纳言,让手下的文臣武将才智得以发挥。正是基于此处,两人都觉得许褚日后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那许县陈氏,应该也是从元直说的颍川四长之一——陈寔开始发迹的吧?”许褚发问,这次由郭嘉来解惑。

“没错,陈寔曾经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再辟大将军府,党锢之祸(注二)时,于邙山禁锢二十年,天下士人皆以其为表率。后又起复太丘长,以德政治县,清名远播,时李膺等诸多名士都曾在其门下求学,两年前其葬礼上,前来追悼的人有三万多,荀爽、韩融等高官更是披麻戴孝,以子孙礼事之,可见其声望之隆。”

又说陈寔的儿子陈纪,陈谌,都是有德行的名士,朝廷数辟他们为官,都以朝政腐败为由没有答应。陈寔死后,他的政治资源转移到了陈纪跟陈谌身上,羔雁成群,当世荣之。

最后才说到陈群,许褚如梦初醒,原来鼎鼎大名的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陈群,是陈纪的儿子。陈群年少有才名,而且还被素以狂傲自称的大名士孔融引为知己,名声已不在其父之下。

许褚叹道:“陈氏显赫如斯,我等怎会入其法眼。”

郭嘉笑道:“当然,陈氏眼高于顶,岂会屈居人下。与他们打交道,需放低姿态,甚至可以以他们为首。”

许褚哼了一声,以陈氏为首?那怎么成。这种成全他人恶心自己的行为,万万不能做。

郭嘉劝说道:“仅做做样子而已,陈氏虽然名望高,但他们没有私兵部曲,空有名而无实力,实际上还是主公说了算。”

许褚明白了郭嘉的用意,对待钟氏,要以拉拢为主;对待陈氏,要放低姿态,互相利用为主。那么荀氏呢?荀氏名望不在陈氏之下,又该如何。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avfef/mccgavem.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速中文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