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郭、辛两家都是名族,没记错的话,这两家的主要人才,一开始都是输出到袁绍那边的。

许褚不敢怠慢,下了马,没来得及与自己人叙话,先朝郭家家主与辛家兄弟迎了过去。

一经交谈,郭氏一族确有示好之意,也不奇怪,他们郭家虽然是郡中一支望族,但眼看着天下纷乱在即,许褚这边的势力水涨船高,与那袁家攀上了关系,于情于理,都要在许褚经过阳翟的时候说上两句。实际上许褚跟郭家人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谈话,只是双方表露出一种‘往事如烟’的态度,各取所需罢了。

辛家则不同,辛评为兄,辛毗为弟,两人见了许褚后,言语热切,甚是友好。其中辛毗还表露出了几分希望能在庐江郡为吏的意向。

却没什么好奇怪的。

事后戏忠谈到辛氏兄弟时,说道:“辛仲治,辛佐治皆为郡中博学之士,年岁尚轻,已在阴公门下效力多时。其时因君侯横空出世,二人弃官回家,辛仲治还得到了韩冀州的数次礼辟,皆推病不去。据说辛家与司隶宗族多有联系,想是盼着能为司隶效命。”

辛评字仲治,辛毗字佐治。

许褚便问:“二人皆为才智之士,司隶怎么不用呢?”

戏忠沉吟道:“一则司隶忙于谋大事,二则司隶名动天下,麾下人才济济,一时无所谓罢了。”

袁绍倒是财大气粗,让人嫉妒。

如此,许褚便能想通为什么辛毗想跟着他做事了。他和袁绍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次洛阳政变,应已被天下人熟知。封侯拜郡,都跟袁绍出力有很大的关系。辛氏兄弟既然巴望着能得到袁绍青睐,在许褚身上就能找到两个办法:一个是请许褚直接写信给袁绍,着重推荐他们;一个是在许褚身边做一段时间,时机成熟了,再去袁绍那。

第一个办法固然行得通,第二个办法就有点想当然了。许褚深知袁绍在历史上最后是败给了曾经在他身边做小弟的曹操,其中是有曹操太出色的原因,也不乏袁绍本身缺点过于明显,难堪英主之称。他又怎么会把自己牢牢绑在袁绍的贼船上呢?不过辛毗既有意,许褚当然不会白白错过得一人才的机会,然眼下时候未到,暂且先搁置一旁。

至若费良、宫肃、子范、王阑这些心腹故吏,等应酬完了郭、辛两家的人,许褚才在阳翟军营里同他们叙话。

谈话的主题仍旧是人的问题,哪些人愿意跟许褚走,哪些人要留下。

费良善于奉承,讨好般地抢着说道:“君侯,良愿随您前往庐江,还望君侯不弃!”

许褚看了眼费良,问道:“你的族人呢?”

费良面皮一紧,尴尬道:“族中老幼众多,其他人怕是难以走开......”

许褚不以为意道:“无事,费君有心了,便随我去庐江。”

费良大喜,拜谢过后退到一旁。

许褚再问王阑等武官能带到庐江去的士卒大约有多少,王阑先是说道:“阳翟营中有阑部曲一千余,其中半数是乡间轻侠重义之辈,当可随我等前往庐江。”

宫肃补充道:“子范与我,亦有募得三百心腹,愿为主公效死。”

两千多人里有八百可用之卒,许褚心下甚慰,说道:“干得不错,时不我待,你们马上整顿一番,不可用的士卒就留在营中,我自去信荀友若处,让他决定去留。”

是夜,李整来到乐进下榻的帐中。

“文谦,我想回一趟巨野。”

乐进奇怪道:“孝成,你不想在君侯麾下效命么?”

李整摇摇头,“自与君侯相遇以来,君侯待我宾至如归,不仅不当我是外人,还另拨了一百士卒供我驱使,我岂会不识好歹?”

乐进疑道:“那你还回巨野?”

李整抽出腰间佩剑,叹道:“此番经历,我见识了君侯的胆识,看到了君侯身边人才济济,如典韦、甘宁以及文谦,皆是骁勇无匹之将;又如戏忠者,能文能武,洛阳城中襄助君侯谋划,得以善果。武将敢战,文臣能谋,整心向往之,却担心自己孤身一人,不能当大用。所以,想回乡一趟知会家中,届时带着义从奔赴庐江,也可为君侯分担一二。”

“孝成说的是,若不是职责在身,我也想回乡一趟!”乐进羡慕道,“孝成不妨马上去跟君侯说,以君侯之明,定会乐见此事。”

李整颔首,径自去找许褚,许褚果然欣喜异常,次日一早,李整就收拾好行装启程去山阳郡家乡。

同一时间,许褚从阳翟开拔,踏上返回鄢陵县的路上。许褚归心似箭,军中泰半士卒都是鄢陵人士,同样想早点回乡,这一路走得格外迅速,两天不到,就看到了鄢陵县外的夯土墙。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avfef/mccgcmgl.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福书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