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布拉格城防司令塞德利茨中将已经发电报给约瑟夫皇储,他认为在黄皮猴子的围攻力度不被削弱的情况下,己部最多能坚守到四月十五日。

看似只能坚守十九天,但这已经是是守军能力范围的上限了。

按照这个时节节点来计算的话,便意味着守军要遭到十次以上的大规模轰炸,以及近百次的大规模炮击。

城内倒是不缺粮食和饮用水,然而等城墙被轰塌、房屋变成废墟之后,还能指望守军能有多么强烈的抵抗意志呢?

之前塞德利茨中将倒是遵照了约瑟夫皇储的命令,在全城范围内广挖防空洞和掩体,兵囤积了大量的石灰,用来处理尸体,防止爆发瘟疫。

但他并不想真的用上这么多石灰,那就意味着城内的状况已经惨不忍睹了,可情况已经向着最糟糕的方向去发展了。

到四月十日,根据统计,布拉格已经遭到了八次空袭和六十二次炮击,城内好不容易修缮好的建筑又重新变成了废墟。

守军士兵已经减员过万人,珉众死亡超过两万,伤者总数达十万以上。

再坚守下去,且得不到援军的话,城内的状况势必会更加恶化。

在与父亲利奥波德商量之后,约瑟夫只得同意在四月十五日之前,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以减轻布拉格方向的军事压力。

反击要挑雨天,这样可以迫使黄皮猴子无法出动空军。

约瑟夫命令驻防厄尔士山西侧的第四军与驻扎在捷克林山西侧的第五军东进,利用山林的掩护,向包围布拉格城的黄皮猴子发动突袭。

从四月十二日开始,波西米亚西部地区刚好出现了一连多日的阴霾天气,十分有利于神圣罗马帝国地面部队的行动。

根据比尔森守军的报告,黄皮猴子的主力都在布拉格外围,西进到他们这里的兵力并不多,而且已经被击退了。

但这也不意味着比尔森守军可以轻易支援布拉格,凡是过去的,没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基本上在半路就被干掉了……

根据实际情况,指挥第四军的穆勒中将与统率第五军的海因里希中将决定联手进兵。

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一个重兵集团,以增加对黄皮猴子的杀伤。

到了比尔森,只要沿着贝龙卡河走,就一定可以抵达布拉格。

因为贝龙卡河与拉伏尔塔瓦河的交汇处,就在布拉格以南不远的地方。

由于拉伏尔塔瓦河流经布拉格城,所以穆勒与海因里希决定所部沿着贝龙卡河北岸前进。

拉伏尔塔瓦河穿城而过,而该河以西,除了贝龙卡河之外,没有太大的河流,非常便于己方在得手之后,顺利撤退。

两位将领都不指望能够通过一次突击就给布拉格城解围,那样的话,己部之后也得遭到黄皮猴子的轰炸。

现在就是天气不好,一旦雨过天晴,黄皮猴子出动空军,己部留在布拉格的话,岂不是要跟塞德利茨的部队一次挨炸么?

鉴于敌我双方的态势,以及两边的长处,对己部来说,只有打了就跑,才是最佳选择!

等进兵到距离布拉格城不到五十公里的位置时,天空陡然出现了一架螺旋桨怪物。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玩意叫直升机,非常让人讨厌!

因为这就是个欺软怕硬的飞行器!

见到地面上的兵力不多,就降低高度,下来欺负你。

反之,就高高地在头顶盘旋,看得差不多才会飞走。

由于天气不好,临时跑道都变成了烂泥,卢学成便只能让直升机升空侦察周边敌情。

没想到还真有不错的收获,看来蛮夷是急于给城里的守军解围。

刚好碰上这种天气,很适合他们偷偷摸摸地过来搞事情……

第三军拥有一个装甲旅、三个机步旅、两个骑兵旅,还有十二个倭军混成旅在旁协助。

直升机报告发现至少有十万敌军在快速东进,预计在明天清晨,甚至今天子夜就会抵达战场。

若是情况属实的话,从兵力上,双方可谓旗鼓相当,差的就是装备了。

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倒是显得相对公平一些。

但卢学成打仗谨遵张煌言的命令,那就是——从不跟敌人讲公平!

己方又是越大,胜算就越高,损失兵力也就越少。

既然手里有直升机,那干嘛不用呢?

对方都送上门了,来而不往非礼也!

老子就派上百架直升机送你一个开门红好了!

趁着天色还可以,卢学成便命令所有可以起飞的直升机前去欢迎这群不速之客。

由三十九架“黑鹰”武装直升机和六十七架“秃鹰”通用直升机组成的机群,便浩浩荡荡地向西飞去……

与此同时,卢学成自己带着一个装甲旅、三个机步旅、两个骑兵旅加上三个旅的倭军准备作战。

本地只留下九个倭军混成旅就足以对付城内的守军了,对方敢杀出来的话,倒是值得对其刮目相看。

四月十四日下午四点十分刚过,穆勒与海因里希都以为天快黑了,黄皮猴子的直升机多半应该不会来了。

让他们大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上百架明军直升机由远及近,用炸弹和子弹好好招待了他们。

战后统计,死亡超过两百人,受伤约千人,主要是己方防空火力明显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付在头顶肆虐。

而且一架敌机都没有击落,这让两位中将感到无比的郁闷与恼火,命令手下下次防空作战一定要给黄皮猴子一个惨痛的教训。

总的来说就是伤亡不算大,侮辱性很强!

神圣罗马帝国陆军的每个军原有四个旅,但约瑟夫皇储认为这种兵力规模不是黄皮猴子的对手。

所以在动员之后,让每个军的兵力都达到五万人,按照编制折算便是十个旅。

但后扩编的六个旅都是拥有部分骑兵的步兵旅,重型装备和大量战马都在原先的四个旅手里。

即便如此,三个坦克旅、一个骑兵旅加六个步兵旅的配置,在账面上看,放眼整个欧洲,也算是非常豪华了。

原本野战部队还编有机械化步兵旅的,这种作战单位编有由卡车拖拽的重炮。

但通过上次战争,约瑟夫发现重炮在野战时完全派不上用场。

倒不是说重炮本身没用,而是在己方失去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机动性差的重炮一旦被敌机发现,连重炮带炮兵,就都得永远地留在原地……

一门重炮成本完全可以制造一辆中型坦克,而且坦克的机动性远超重炮,战场生存能力也更强,更适合己方的机动作战。

既然如此,那干嘛不多造坦克呢?

根据诸多将领战后的总结,约瑟夫皇储最终同意将坦克集中使用,全部配备给坦克旅,而不是分散到各个步兵旅。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gecee/aemtelet.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22中文网狒狒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