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紫气东来,百官朝拜。

不管是王公九卿还是文武百官都是鱼贯而入,已经游走于天下大半的褚天华也是终于看到了眼前那座大殿。

黄顶红墙,两翼的琉璃瓦顶也是交错汇集,房檐上的六兽也是各司其职,安安稳稳的替皇帝把守着门庭,大殿建在白色的大理石须座承托之上,脚下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在各地方上供而来的。两扇数人之高的大门开开闭合,褚天华虽然见过如果别具特色或者大气磅礴的建筑,但是这些建筑和东阳城的皇宫相比较,却是立马相形见绌了。

不管是总体来看,就算是每一处的细节也是细致入微,脚底的中轴线都是按照磨砖对缝的堆积起来,即使是一个略懂风水堪舆的外行人也是知道顺着脚下的这条道路,一直往南,不光是东阳城的风水外貌,还有一条更为延伸至帝国龙脉的地轴,

泰山祭祖,十万大山,祁蒙山,西南众多余脉,还有江南的诸多山脉,构成了气吞山河的三重山脉,九龙汇顶,凝聚天下气机于一身。

这位东阳城的天子,也是一步一步的在众人的眼前等上那座无数人都渴望的大殿龙椅。坐北朝南,一举一动之间倒是充满了帝王的霸气。

文官已首辅李敬城为主靠右而行,武将已十三王爷秦玉松为主靠左而行,那些从各地而来的封疆大吏居中,一便随和可以听取皇帝陛下的询问。

褚天华虽然名为冀州殿下,但是却曾经接受过朝廷的圣旨,也是为朝廷的命官,如果单纯在朝廷的命官角度下观察,自己明显的不可以特别站在前面,但是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就连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言官也是全部都闭上了嘴,太监也是闭声不语。

褚天华孤零零站在了最前头,一位老者也是缓慢的走上台来,皇帝已经到达,谁人再敢耽误下来,已经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秦奋看着老者也不生气也不恼,连忙的吩咐道:“丁义,快给帝师上一把椅子,他岁数大了腿脚不好。”

帝师于千,曾经作为当今皇帝的师傅,传授秦奋的帝王之术,但是早已经归隐许多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连于千都给搬了出来,今天的场面可是着实的不小。

于千并没有对着皇帝谢恩,反而有意无意的落后从后面赶过来的丁义,仅仅走到褚天华的身边,却米有任何的言语,却好似一堵已经摇摇欲坠的顶梁柱,最后一次的为这眼前这个还未而立的冀州殿下遮风挡雨。

褚天华一直视线平齐,默默的数着老人的步子,在自己视野之中看着老人缓缓的映入辉煌的龙壁大堂,一脚踏在汉白玉石台阶之上,轻轻的迈着步伐。随着老人的进程,朝堂之内也是人头攒动,玉打玉,这些声音以为这下面有的人在窃窃私语。

于千的身形微微凝滞,身后那个已经伺候帝王多年的大太监啊下意识的赶忙缩回一脚,轻轻的哼了一声,显示是不满这位年轻冀州殿下不识大体。褚天华也并未和这位身着驼色衣服的公公对视一眼,也好不理会这位大监的借机示威,返身而后挺直了身子。

殿中摆有四方圣兽,东西南北四方相向。按照上古九州的分布,殿中摆有九尊大鼎,只有有资格的权臣大员才能站立于九鼎之前,剩下的百官都应该站在九鼎之后。

几位皇子也都轻轻的站在殿内,按照朝廷礼法,太子储君应该站在首位,只不过因为皇帝秦奋还未选择出储君,所以几位皇子都有希望荣登大典。

随着掌印太监曹安的一声话声落地,四方的钟声也是敲起,大殿内外的众位爱卿便要跪下口见皇帝,可这次的朝会显然不能与他日的朝会相比较。

在百官还未行跪拜之礼时,掌印太监曹安朗声说道:“今日早朝,帝师丁千,首辅李敬城,十三王爷秦玉松,礼部侍郎李德林,冀州殿下褚天华无须下跪。”

“冀州殿下褚天华可以穿甲上殿。”

老成持重的李敬城纹丝不动,他本来就站在最前方的位置,正好面朝几位皇子。各位皇子与李首辅相视一笑,露出了善意的表达,随后垂目低敛。穿着皇帝御赐马褂的十三王爷跟随皇帝东征西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自从东阳一同天下以后,获得了特殊殊荣的官员也是屈指可数,甚至可以用一双手都可以算的过来。李敬城、秦玉松、褚萍三人可在朝会之中不跪天子。帝师于千退隐以后,也是念皇帝恩旨可坐于一张黄花梨太师椅上。

“上朝。”

曹安用着自己浑厚的嗓音继续沉沉传下,褚天华感受到了这位宦官在武道上的修为也是不低,自己却看不透这位同样穿着着驼色衣服的大监。

大殿左右第一人的十三王爷秦玉松微微的低头,算是表达着自己谢恩。皇帝给自己面子,自己不能不兜着。于朝臣不同,越是皇室子弟才越要讲究所谓规矩。自己掌管天下兵马多年,虽然与皇帝一同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但是多年以来位高权重却压得自己越来越无法同这位兄长可以谈酒赋诗了。而且最近几年,边疆之争,常年不断,朝野上下都深感天子之位如坐针毡,有自己镇守边境,东阳自然可是安枕无忧,但是直到祁蒙山一战,冀州的兵马被吃掉了一整个部分,这让许多人心中开始泛起了嘀咕,万万想着如果褚萍倒戈一战,会不会真的天下大乱。如果皇帝直接罢免了褚萍和自己啊,那未免也是太卸磨杀驴了一些,因为这些情况,自己可能在皇帝的眼中也是饱受了一些意见。

但这让朝堂之内的栋梁勋贵们都倒抽了一口冷气,一些年轻的臣子,也只是听到口口相传的冀州殿下是什么样子。褚萍原来有多么收到天子的器重推崇,现如今就有多么的担惊受怕。

那些看到褚天华穿甲上殿的百官,也算是彻底的领教了这一对父子虽然身在冀州,却可以在朝堂之上得到皇帝的恩许,穿甲上朝可比那些面圣不跪更加有份分量!这证明褚天华现在已经在皇帝的眼中可以和褚萍相媲美。

李德林也是受宠若惊的洒然一笑,坦然受之,李德林现在可谓是风头正盛,虽然可以称谓上天之骄子,但是李德林却秉着不争而出名,即使是皇帝本来打算授予他礼部尚书的称号,自己却也是举荐给了更加适合这个位子的刘培峰,一两次的退让也不算什么,但是这种事情已经出现了许多次。

李敬城的得意门生遍布天下,那些自认李敬城为自己授业恩师更是浩瀚无穷,但是能得到李敬城点头的门生之中也只有李德林算的上是最优秀的一位。

朝会刚刚开始,便令无数的朝臣在心中叹息,原本还以为皇帝会在朝堂之上会训斥冀州一顿,但是现在看起来应该是给这个刚刚束发的小殿下造势,看起来冀州的这个毒瘤是越来越大了。

单单是一个披甲上朝,就足可以登堂入室,这意味着褚天华以后只要不会犯下谋逆大罪,这份荣耀就会一直延绵的传承下去,这可是连皇家子弟都无法获得虚荣。有人得势就会有人怨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不光是在百姓之间,更在庙堂之间。

得不到就毁掉的道理也是深入人心,那些被冀州常年压迫或者早年间忌惮褚萍的臣子,嘴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心中却早已经恨不得将这个冀州殿下砍杀一万遍。

殿内殿外的千余官员在掌印太监的曹安出声后,缓缓的下跪,如潮水由南向北迅速跪拜,这种场面也是声势浩大。

广场之中只有几人仍然挺直了身板等待皇帝的询问,天子直面不能随便观瞧,宽阔大殿之上众臣跪拜以后,也只能望见龙椅上皇帝的双足。

只有李敬城轻轻的捻着胡子,李敬城倒也是知道皇帝的苦衷,也就不会给这位皇帝添乱了。曹安的一声“众爱卿评审”打乱了李敬城的思绪。

李敬城收拾了一些感触情绪,摸了摸自己的长髯,四下观望,去发现帝师丁千已经开始闭眼休憩打盹,看样子今日朝堂上的这些惊雷消息,丁千早已经得知的十有八九,也就算不上什么激动了。老人已经到了耄耋年岁,对于这些的消息也就谈不上什么期待了,老人岁数大了只希望可以混一个善终而已。

今天的场面搞得很大,但是谁也没有敢不识趣的多嘴,只有竖起耳朵听得份儿。果然今天要变天了。

看着那些文武百官的面色,就知道很快便是一场气势汹汹的大地动。

“拜帝师丁千为国子监监酒。”

“拜礼部侍郎李德林为文渊阁大学士兼任过国子监右监酒。”

“大赦天下,明年免除各省份一年朝贡。”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gggll/vvceyfl.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叔叔小说22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