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高加林寻思着,写作的内容也不能太超出自己的生活。毕竟自己只是一个生活在偏僻山村的高中毕业生,有过三年本地代课经历而已。如果写出来南方农村和大城市的场景,别人也会感到差异。

高加林寻思来寻思去,自己脑海记忆里居然就没有合适的小说,直到走回家还在寻思这个事情。

父母见了高加林,立即迎了上来。他们都坐在炕上等他。饭早已拾掇好了,可是,他们显然还没有动筷子。

见他回来,高玉德赶忙问他:“怎才回事?去哪里了,把人心急死了!”

高加林连忙解释道:“哎呀,忘给你们说了!都怪我太马虎了!我把这几年写的诗整理了一番,大概有十来首,中午去县城寄给杂志社了!”

母亲瞪了父亲高玉德一眼:“娃娃做正经大事去了,你还嫌娃娃回来得迟!”她问儿子:“中午吃的啥,饿了吗?”

高加林老老实实回答:“妈,饿死了,中午就吃了俩馒头!”

“那赶紧上炕吃饭!”母亲顿时急了,招呼着孩子吃饭,忙前忙后伺候着。高加林大口大口吃着,心中充满温暖。

吃完饭,高加林出了窑洞,看着夜色里的黄土高原,粗旷而神秘的夜景,还在琢磨小说的题材。

高家村前些年由于村子小,四十多户人家一直是集体生产和统一分配,实际上是大队核算。这两年随着政策的改变,也分成了两个生产责任组。许多社员要求再往小划一些,有的甚至提出干脆包产到户。但高明楼书记暂时顶住了这种压力。他们直到眼下还没有分开。

这两年书记心里并不美气。他既觉得现时的政策他接受不了——拿他的话说,“把社会主义的摊子踢腾光了;另一方面又我得他无法抗拒社会的潮流,感到一切似乎都势在必行。”他常撇凉腔说,“合作化的恩情咱永不忘,包产到户也不敢挡。”实际上,他目前尽量在拖延,只分成两个“责任组”(实际上是两个生产队)好给公社交差,证明高家村也按新政策办事哩。

像这样的大队书记,那是妥妥的反派。正派角色就从自己身上挖掘,同样一个被顶替的乡村教师,不得不被迫回村务农,改善自己生活,带动乡村富裕。

想到这里,高加林突然有了一点儿想法,不如就拿《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的部分内容作为主体,糅合《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两本书的内容,写出一本新的小说来。

《山海情》是后世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众移民搬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虽然该剧开始是九十年代,但是涌泉村极为贫困落后,和现在的高家村也相差不大。涌泉村一样地处贫瘠少雨的黄土高坡,与高家村相差也不大。

自己就按涌泉村来写,把其中吊庄和福建对口帮扶的内容移花接木,改成知识青年马得福带领村民致富就行了。

想通这一茬,高加林立即文思泉涌,立即赶回窑洞,接着油灯昏暗的光芒,摊开稿纸,开始奋笔疾书。他的情况吓了母亲一跳,担心地问:“娃啊,你咋了?没事吧?”

高加林匆匆回了一句,“妈,我没事,刚来了灵感,别打扰我就行。”

父母连忙闭嘴不说话,静悄悄地坐在那里看着高加林写作。

高加林打算把这本书就叫做《涌泉》,一方面指涌泉村,一方面指改革新风如同泉水一般滋润着整个农村大地。

小说的主角是马得福,出身背景照抄自己就行,高中毕业,当了三年代课老师,被大队书记马喊水用自己的笨儿子马德宝取代。(注:这里本来马喊水是马得福亲爹,高加林为了映射高明楼,硬生生让人家父子变成仇人)马得福事业受挫,爱情上也出了问题。相爱多年的女友李水花被贪赌好财的父亲以500元彩礼许配给邻村的安永富。

李水花和马得福本打算要私奔到南方打工,却被村民追上,说是他父亲要自杀。李水花被迫无奈回家,顺从父亲的意愿,嫁给邻村的安永富。

马得福被这双重打得弄得失魂落魄,痛不欲生。最后看父母的辛勤劳作才觉醒过来,决定就扎根农村,做一个农民。

马得福变成一个农民,每日辛勤劳作,但涌泉村地处黄土高原,缺乏水资源。每次浇水都要走非常远的路,村民苦不堪言。马得福就寻思如何改变这一切。

这一日,马得福去县城的农技站,却意外遇到了高中同学李麦苗。她上了农林技校,毕业后被分到了县农技站。两人相见,相谈甚欢。

马得福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李麦苗说她也一直在研究这个,觉得可以用滴灌技术解决。

两人一起钻研滴灌技术,因地制宜,从废品回收站捡废塑料瓶,在医院捡旧针管,做出了最基本的滴灌系统,首先用在自家的土豆田里。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gllmmm/acfclyfm.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神小说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