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十七

回到厂里,只有宋会计独自在办公室扎账,李姐兴奋地对他说:“人家接待报名的都说,小刘条件不错咧,要他这两天好好练习,准时参加面试。”

宋会计说:“好事啊,通镇广播站是事业单位,县广电局垂直管理,经费是财政拨款,如果能考上,以后还有机会调到县城去呢。”

我的心怦然一动,这会是我的机遇吗?假如我能考上,以后再能调到县城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但是想归想,现实的情况是我没接触过这门“嘴艺”,

考啥?总不能两手空空,光凭着自己的模样往上顶吧,难道脸皮厚到把自己看成英俊潇洒的高仓健啦?瞬间,我心情又回到了原点。

李姐见我发怵,拍了一下桌子说:“豁出去了,不去试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万一撞上去了嘞,来,我这儿有一本《新华字典》,拿去赶紧练!”

“不行,这里太吵了,小刘啊,你回自己宿舍去练习,这两天不用来上班了。要是真的考上了,我们脸上都有光,厂里输出人才更有光。就是考不上,批你几天假也没什么了不起,我这个老家伙也不怕担这个责任,去吧!”宋会计朝我挥了挥手。

上了梯子下不来了,我再推辞就对不起他们的一番好意,还有十元钱的报名费。拿着李姐给的字典,回宿舍的路上,我想起昨天小陈被精简下放而表现出来的失落、两位大学生因工作失意而流露出来的的沮丧,还有母亲对我身在他乡的惦记、大哥大嫂对我今后人生之路的期盼,以及眼前李姐和宋会计的热情鼓励……

不能犹豫了,又不是要命的事情,努力往前冲吧,全力一搏!

我整理好心情,在路边买了几个馒头,对魏大爷说了声要备考,就回到宿舍,准备开始练习。

练习之前,我先要理清思路。我们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有着极大的差别,口语普通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练成,必须具备练习的氛围和环境,这个无法办到就不管它了。我确定我的主攻方向在于书面文字的普通话朗读。

我们本地人朗读发音的明显弊端是,发音的调值不到位,还有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边音鼻音混为一读。怎么办?那个时候也想过找个老师辅导,但周边没有熟人,衣兜里又没有钱购买“拜师礼”。算了,既然无师可拜,不如自己“动口”亲为,那就一门心思把《新华字典》当作“葵花宝典”,狠劲练功。

坐在桌前,翻开字典,从第一页开始、从最常见字开始,逐字辨别读音和练习发音,重点是调值,边练边记,加深印象。整整一天我没出门,饿了吃口馒头喝点凉水再继续,一直到晚上听见《新闻联播》片头音乐声响起,我赶紧下楼,站在旧旅社门外,倾听附近居民家中传来的电视播音员播报新闻的声音,细细揣摩他们播音的抑扬顿挫和语速节奏,直到《天气预报》播完,我迅速转回宿舍强化记忆。魏大爷看我来去匆匆,一脸茫然,我不及解释,时间太紧。

到凌晨两点多,字典上的常见字看得差不多了,我担心消化不了,熄灯上床在脑海里再过一遍,同时预想着明天的练习重点。

天蒙蒙亮,魏大爷起床早,我下楼找他要了一张旧报纸,仿照电视播音员的语调朗读新闻通稿,我相信这是一道重要的必考题,至于诗歌散文的朗诵,我功力太浅,暂且不去寻思了。

没有人在旁边监听纠正,我就自己念稿自己回味,反复念不停歇,上厕所照样拿着报纸默读,一刻也不耽误,直到自己满意。心情激动而又斗志昂扬,潜心修炼且渐迷其中,不觉疲倦,肚子没有饥饿感,精神食粮啃不完。下午我又练坐姿练仪表,对着镜子看嘴型和梳整发型,尽量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的外在表现,力求整体协调和完美呈现。

最后一天报名截止时间了,这一天我依然抓紧时间勤学苦练,把整个学习步骤重新来过,查字典练发音,念新闻稿听节奏,观表情求自然……

到晚上八点多钟,李姐特地赶来旧旅社宿舍,告诉我电视上已通知招聘播音员的面试时间了,明天上午九点在镇政府院子里的招待所进行。李姐问我准备得怎么样了?我读了一段文字给她听,她说还真有点那种味道,又嘱咐我明天衣着齐整一点,头发理顺一些。她准备陪我一块去面试,我说你去了,我更紧张不安,我自己去吧。李姐点点头,认为有道理,然后急着返回家照顾孩子去了。

我从床下的木箱子里拿出一套深色西服,这是读高中时,大嫂扯了一块布料让裁缝师傅给我量身做的,布料不贵但比较合身,平时没舍得穿。我把西服和衬衣抻开挂在门后,再把皮鞋上油擦亮,为增强自信,袜子穿新的。

声带和嗓子过度疲劳会影响发声,我便禁声躺在床上翻看字典,直到睡意渐浓。次日,我有条不紊收拾妥当,提早出发前往镇政府院子,到达镇招待所时已是人头攒动,还有人不断进来。

上午九点,接待报名的中年人召集大家集中到招待所门前的开阔地,他向大家介绍了本次面试的安排。这时,我听旁人私语,才知道他是通镇广播电视管理站站长,姓刘。

刘站长说,本次报名参加面试的有三百来人,有一半人来自周边乡镇,包括临近县的乡镇,为体谅大家的路途、交通、住宿多有不便,决定招考工作一天之内完成,上午初试,下午复试,中午不休息,镇招待所备有免费午餐。初试挑选按照报名序号以十人为一组分批进行,主要评审每个人的面试资格和基本条件,点名留下来的人员原地等候,参加下午复试,落选的人员自行安排返回,复试是单人逐一接受考评。主考官是县广电局事业科科长和县广播电台男主播,面试考场在一楼会议室。

刘站长讲完,初试即刻开始。我的报名序号是二百零七号,要很久才轮到。我在招待所院墙边找了张石凳坐下来,看着周围的人都拿着书或报纸,脚步不停地来回走动,嘴巴不停地在朗诵,有的高声抒情、有的低声吟诵;有的穿着大方朴实、有的打扮花里胡哨;有的头部抹油亮闪闪、有的头发凌乱随风飘;有的一脸稚气、有的稳重成熟……我没想到,这个岗位会有这么多人来应考,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龄人。生活不易,人生的机遇都想抓住,宁愿失败也不愿错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拨一拨人依次进出,相互间隔十多分钟,留下来的人极少,有时两三拨人一个也没留下,院子里的人在逐渐减少。

中午十二点,招待所食堂备好了午餐,我没胃口,喝了点茶水。考官们的午餐是端进去吃的,二十来分钟后接着面试。

十八

下午一点半,到我进场了,还是十人一组进去,考官都是男的,共三人,中间的最年轻,约莫三十岁上下,最明显的特征是下巴上长着一颗痣,其他两位都是四十来岁的样子,一胖一瘦。

十个人在考官面前一字排开,按要求拿出高中毕业证并向考官亮开内页,有二个说高中没毕业,有一个说是初中毕业,还有二个说毕业证弄丢了。

最年轻的考官让每人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时间一分钟以内,我迅速想好串词打好腹稿,心中默念一遍,因为是口语表达,我提醒自己注意字词发音和调值,并控制好节奏和时间。

上一个刚说完,我略作停顿:我是第二百零七号,来自通镇中药厂,户籍本县城西河镇,毕业于县城一中,现年二十岁……介绍完毕。

十个人相继自我介绍完后,年轻考官与左右两人稍作商量,宣布第二百零七号进入复试。这一组的初试,我一人过关,过程很短。

下午三点半,全部人员面试完毕,参加复试有十一人。刘站长召集大家集中,说明下一步的复试环节:一、各人作文一篇,题目《我爱播音这一行》;二、在考场有五篇文稿,自选一篇朗读;三、朗读考官指定的一篇文稿。

作文统一进行,时间限定四十五分钟,写完后按抽签序号依次单人进去复试。作文我有点基础,先按以前习惯拟定三个提纲:一写播音职业神圣光荣,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情感纽带;二写应该如何爱岗敬业,除了持之以恒加强专业学习外,还要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三写怎么做到珍惜和爱护播音员的职业荣誉,一方面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另一方面要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等。

在写作文时,年轻考官来到我的面前,轻声问道:“你姓刘是吧?”“老师,是的,我姓刘”“你是西河镇的?”“嗯,是在那儿出生的,后面一直在县城读书”“我姓何,县广播电台的,你好好写吧。”

我复试的抽签号是四号,稍作平静后,我闭目思索念稿环节的注意事项,顺便深呼吸扩展胸部,没多久轮到我进去复试了。

面试台上有五篇文稿,我挑了一篇时政新闻稿,字数大概五百字左右,这类稿件的文字通俗易懂,很少生僻字,节奏易于把控,可以借鉴新闻联播的腔调。念完稿件,何考官向我点了点头,递给我另一篇稿件,是一篇议论文的摘选,字数同样,我接过稿件,利用转身走回面试台的功夫,飞速寻找文稿中的生僻字,还好,只有一个字不认识,我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用了其他字替代。指定文稿我也顺畅念完,离场等待通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快七点钟时,刘站长出来通知,我和一位女孩留下,其余人可以返回了,路远不方便的,可以免费在镇招待所住宿一夜。然后,我看见三位主考官一道出门,向镇政府办公室那边走去。之后,刘站长冲我招了招手,我走了过去。

刘站长和蔼地问我:“小刘,你来中药厂工作多久啦?”

“刘站长,我是去年六月份左右来的,差不多一年了吧。”我低声回答。

“哦,我问你,要是最后把你选上了,你确定能过来吧?中药厂现在形势挺好的。”刘站长的话让我的心猛然一跳。

“刘站长,我既然来参加考试,肯定是有这个想法的。”我立刻答道。

刘站长掏出烟点上,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那个女孩,又压低声音说:“那好,我把情况跟你讲一下,和你一起留下来的那个女孩,是镇企管会的打字员,已经结婚了,她托人和镇里的史副书记打过招呼,所以主考官里的镇宣传委员偏向留下那个女孩,但是县局和县电台的考官认为,你的嗓音条件难得,这是天赋,可塑性比较强,文笔也可以,是块好料。我们也赞同县局的意见。现在,他们一块去镇委程书记办公室汇报去了,你再等等,不走远了。”

刘站长的一根烟还没抽完,有人通知他马上去程书记办公室,我留在原地等候。过了一会儿,刘站长急匆匆朝我走来,小声说:“小刘,好消息!程书记表态说,专业岗位选人就要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县局的意见为准,直接选定你了。这样吧,你回去后做好准备,我们站里和镇政府办公室商量一下,看怎么办理调动手续,时间就这几天吧。你先回去,我还要陪县局的客人吃饭。”说完,他又朝那女孩走去了。

离开镇政府院子,我有一种想放声呐喊的冲动,这一个名额被我争取到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又将掀开崭新的一页。突然间,我对通镇中药厂有了不舍的念头,能进去上班是我大哥用他的脸面求来的,还有科室里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同事和我敬重的魏大爷,他们给了我如亲人般地温暖和关心,以后离开了他们的呵护,我在外面能安稳立足吗?瞬间,我又有些犹豫,难以取舍。

路上买了一小袋饼干吃了,回到旧旅社,见魏大爷在房间洗衣服,我进去向他叙说了考试情况,包括此刻的心情。魏大爷把衣服往盆里一扔,水花四溅,他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说:“哦,你说的备考,就是在考试这个啊,孩子,这是好事啊,三百多人就录取你了,这是你的运气,高兴还来不及呢,别犹豫了,去吧!这人呐,就好比有了一套新衣服总舍不得扔掉旧衣服,穿上新衣服吧,看着旧衣服不舍得,再穿旧衣服吧,又觉着别别扭扭,那你为什么要做新衣服呢?鸟往高处飞呀,你是个爱干净整洁的孩子,做人做事也别拖泥带水的!”魏大爷的话让我有所触动,却也增加了我的留恋。

这几天的辛苦劳累没有白费,回到宿舍感到十分疲惫,简单洗漱后就睡下了。睡梦中,我隐隐约约闻到了烟草的香味,一阵薄雾缭绕中显现出了父亲的笑容,他的目光还是那么慈祥,一直看着我笑,却不说话,我想触摸他的衣袖,伸手却总也穿不透那层薄雾……早晨醒来,发现枕巾湿了一片。

坐在床沿,昨天考试的一幕幕在脑海中依次闪现,特别是那些衣着普通,甚至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黑色泥垢的农村同龄人,他们的眼神里都充满着对成功的渴望,期待幸运之神落到自己头上,我却端着饭碗挤掉了他们的憧憬和希望,我没有成功后的异常兴奋和喜悦,我在体会着他们的沮丧与失望。假如是他们中的某一个人录取了,他(她)的父母该有多么高兴和欣慰!虽比不上高考中榜后的荣光,可这也是拔出稻田里的双腿迈向城镇生活的一次机会。我心里默默祈祷:他们以后会遇上比我更好的机遇。这只是人生中最小的一次历练,先行者不一定顺利达到,路途还有坎坷,我们互相勉励前行吧

十九

我比往常更早一些到了办公室,扫地、擦桌子、打开水……宋会计第一个进门,立马问我:“考得怎么样?有结果吧?”

我回答说:“宋会计,谢谢您。结果是我和镇企管会的一位女打字员留下了,最后确定谁,要等领导商量后才知道。”毕竟没有书面通知,我不能轻言肯定。

“哦……企管会的打字员?等小李来了问问看,她经常送报表到企管会,熟悉那边的人。”宋会计边喝茶边盯着里面不断上浮的茶叶。

随着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科室里的其他三位女同事鱼贯而入,李姐人没坐下就开口问我考试情况,宋会计替我说了,再问她企管会那个女孩是个什么情况?

“啊?她呀,除了模样还可以,满口土话,她公婆找的关系把她弄进企管会当打字员的。是她和我们小刘最后比呀?哼,她能播个鬼的音咯。”李姐不屑地说道。

候出纳说:“那可说不准,人家是被窝里做事,上面有人呐。没关系,搞不成算了,前几天银行的柜台主任还问我,打听小刘是哪里人?有多大了?看样子有女孩看上了我们小刘了,等下小刘和我去银行取钱,顺便找媳妇去。”

大家一阵轻松的笑声,把分析考试结果这件事给掩饰过去了。可能他们认为,这件事对我来说,无伤大雅,也不影响目前的工作,那就顺其自然吧。我也安之若素,平静如水。

李科长出差回来了,带了一些各地的特产小吃分发给大家,说是提前回来的,在外面天天喝酒顶不住了。我拿着工资表给李科长审核,他签完字后,突然对我说:“有好消息啊!小刘。”我怔住了,大家面面相觑。“消息这么灵通的!”我心想。

李科长哈哈大笑:“看把你们惊讶得!是关厂长要把小刘调过去当他的通讯员。他在路上问我小刘的情况,我以为是科室要精简人员,就介绍了一下小刘的优点和长处,没想到他准备把小刘要过去。”

“好事,好事啊。”大家纷纷应道。“李科长,我不想去,那工作我不熟。”我认为那个岗位太“危险“了,厂长会随时训人,所以不太乐意。

李科长收起笑容,对我说:“你傻呀,以后你就是厂办的人,表现好了,关厂长不得好好培养你啊,你不是学财务的,在这边只能做点简单的事情,应付一下杂务,这样下去也不利于你今后的成长啊,对吧?再想想,也不急的,没那么快,关厂长回来要先处理一大摊子事呢。”我听完,低头无语了。

事情总是在变化,变化无常是常事,机遇要偏向谁,它会在你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叩响你的命运之门。

考试过后第五天,厂里门卫通知说门口有人找我,下楼去,门口站着一位推着自行车的男同志,二十八九岁的样子,平头络腮胡,衣着一般但干净。他说:“我姓岳,镇广播站的,情况是这样的,你呢,是集体企业职工,你的调动不属于镇政府下调令的范围,而我们与企管会又是不相搭的平级单位,虽然可以用商调的形式,但是企管会不理睬这个事。刘站长的意思呢,就是直接给你发录取通知书,你凭通知书去广播站报到上班。中药厂这边嘛,你拿着通知书给他们说一声,就可以离开了,反正又不是国家职工,不用担心有什么条条框框限制。”

我接过通知书,向岳师傅表示感谢。他说不客气,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同时嘱咐我按照通知书上面的时间,第二天到镇广播站报到上班。

我拿着通知书,在门口打转,怎么办呢?转了半天,脑袋还是一片空白。算了,听魏大爷的话,舍不得旧窝捂不热新窝,再说李科长的话也有道理,在财务科我终究是个打杂的。

我上楼回到财务科,就近把通知书递给了李姐,“啊哈,小刘考上了广播站播音员!”李姐高兴地举着通知书来回晃荡。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gymlc/gtaafctv.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爬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