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李兴文轻叹一声,神色复杂的把前段时间代工厂出问题的事情,告诉了郭明台。

郭明台立马道:“这个李总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合同来办事,质量方面绝对有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的。”

“郭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兴文说。

郭明台此时明白过来,李兴文这肯定是还有话要说。

“李总,你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我能满足的一定没有二话。”郭明台说。

李兴文点了点头,“这算是我的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郭董谅解。”

“李总但说无妨。”郭明台伸手道。

李兴文点了点头,“我听说深城的苹果康,母公司在台省?”

对于这个问题,李兴文自然是知道的。

之所以这样问,无非就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内容。

郭明台说:“内地的苹果康,算是鸿海集团的子公司。”

李兴文点了点头,直接说出了他的目的。

“郭总,我想收购一部分鸿海集团的股份。”

郭明台一脸诧异的看着李兴文,“李总,你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想法?”

关于这件事情,郭明台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本来好好的谈生意,怎么突然就想着要收购鸿海的股份了?

李兴文说:“很简单,对于代工厂我需要有一定的掌控力度,之前的事情不能再次发生了。”

郭明台立马明白过来,李兴文这是在预防万一。

想了一下,郭明台并没有立马拒绝。

“李总,不知道你想收购多少的股份?”

李兴文想了一下,缓缓的报出了一个数字,“百分之二十。”

听到这个数字,郭明台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

要知道现如今的红海集团,郭明台一人的股份就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公司基本上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李兴文现在要收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那就会成为公司的第二个大股东。

更重要的是,一旦李兴文收购了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郭明台就失去了绝对控股权。

这一点,郭明台是无法接受的。

李兴文说完之后,一脸笑眯眯的看着郭明台。

对于这件事情,李兴文可以说早有打算。

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谈合作,罗阳华完全可以搞定。

就算郭明台真的想见李兴文,李兴文完全有理由可以拒绝。

李兴文之所以这样做,第一是为了保险。

第二的话,李兴文想要改变现如今飞龙的生产模式。

飞龙VCD和DVD,制造是很重要的一环。

自行研发,制造,销售这种大包大揽的模式,在如今的华夏依旧存在。

可是到了后来,这种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抛弃。

大部分的设备厂商,主要负责的是研发和销售。

至于制造的话,大部分都是交给代工厂去做。

像前世的华伟,小米,联想等等各大厂商,基本上都是采取这么一个模式。

至于国外的那些企业,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在国外的那些企业中,不乏有头铁的人存在,那就是苹果。

固执的苹果选择自行制造,可是在现实面前碰的是头破血流。

最后,苹果不得不向市场妥协,解散了他们的制造工厂。

做完这一步后,苹果把所有的制造生产,包括芯片都交给了代工厂。

李兴文现在要收购鸿海的股份,自然也是打算这么做的。

如果全部由自己制造,不管是人力物力上,都要付出庞大的资金。

一旦企业出了问题,或者市场方面饱和了,这些将成为飞龙巨大的负担。

当然,李兴文知道制造这一个环节,完全交给别人是不可取的。

李兴文要做的,就是自己生产核心零部件。

至于其他的零部件和组装程序,全部交给代工厂。

李兴文收购鸿海的股份,就是为了对鸿海有一定的掌控力度。

如此一来的话,制造环节才不会出什么问题。

况且接下来,李兴文将要推出的电子产品,会越来越多。

有了鸿海的股份,李兴文就可以放心的把这些工作,交给苹果康来做。

说到底,李兴文未来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多。

如果选择由自己来制造的话,这对飞龙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李兴文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负担丢给郭明台。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李兴文自然是需要一部分红海集团的股份。

其实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交叉持股。

只有这样,大家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可惜的是,关于飞龙的股份,李兴文自然是不会放手的。

现如今的飞龙,发展趋势自然是不用多说。

再过几年,李兴文可以保证,飞龙绝对能够成为一个庞大的企业。

现在给郭明台股份,那他不是要占了天大的便宜。

李兴文之所以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苹果康是能赚钱的。

苹果康这个公司,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代工厂。

其实李兴文知道,苹果康手上是有不少发明专利的。

不然的话,苹果康不会在零五年,就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

到了一三年的时候,它成了世界五百强前三十强。

要说光靠代工的话,恐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正是因为苹果康手上有一定的发明专利,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成绩。

李兴文投资苹果康,自然是看中了它光明的前程。

从现在开始,苹果康将会彻底进入快车道。

要知道之前苹果康的营业额,一年也就是三,四个亿。

经过发展,后世巅峰的苹果康,营业额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亿。

更为恐怖的是,苹果康保持着百分之六十的复合增长率。

这个增长率,绝对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要知道华夏经济从一九七八年的三千多亿,增长到一七年的八十多万亿,增长了足足两百倍。

这样算下来,华夏的复合增长率不过才百分之十六。

现在苹果康的复合增长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足以证明苹果康有多厉害了。

李兴文要是能够拥有苹果康的股份,赚钱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前世就算是诺基亚倒了,摩托罗拉倒了,苹果康都是一直屹立不倒。

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的产品出了问题,整个企业很快就扛不住。

他们的产品太过于单一了,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苹果康就不一样了,它涉及的领域可就太多了。

最开始它做的是电脑连接器,后面又进军电子产业,

后面再加上通讯零件,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仪等等。

苹果康不断的在扩充它的业务,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兴文收购鸿海的股份,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郭明台想了一下,最后还是拒绝了李兴文的要求。

“李总,这件事情我恐怕不能答应你,现在鸿海马上就要上市了,我不打算出售股票。”

李兴文微微一笑,“郭总,鸿海想要赚钱的话,扩大规模是最好的办法,想要扩大规模,你可是很缺钱的。”

“李总请放心,鸿海上市后肯定不会再缺钱。”郭明台十分的自信。

李兴文听到这话,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郭明台脸色有点难看,“李总,你这是什么意思?”

“郭总,如果是其他人跟我说这话,我可能还会相信,不过苹果康的话,这话可信度太低了。”李兴文淡淡道。

郭明台不理解,“李总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李兴文说,“苹果康说到底是一个重资产轻利润的企业,想要赚大钱,必须不断的扩大规模,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苹果康是一个不缺钱的公司吗?”

听到这话,郭明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关于李兴文的这一番话,郭明台真的很不想承认。

可惜的是,李兴文说的就是实话。

李兴文继续道:“到时候郭董想要钱,最好的办法还不是融资?一旦融资的话,你的股份必定会得到稀释。”

最后这一段话,直接让郭明台变了脸色。

李兴文说的很有道理,他手上的股份最终是要被稀释的。

现在这么一想,把股份给李兴文,倒不是不可以。

现如今两个人合同只要一签,飞龙就会成为鸿海最大的客户。

如此一来的话,总比把股份给别人更让郭明台放心。

郭明台刚冒出这个想法,就立马把它掐灭了。

现在把股份卖给李兴文,价格自然不会太高。

如果等到鸿海发展壮大后,再来进行融资,这两者之间的价格差绝对是天壤之别的。

看着一脸纠结的郭明台,李兴文却是自信满满。

别看现在的郭明台,对股份如此的看重,其实只是假象。

前世的郭明台,一开始拥有鸿海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为了让苹果康更快的发展,郭明台一直在稀释股份,换取大量的融资。

多次操作下来,郭明台最后的股份,被稀释到了不足百分之三十。

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郭明台对于股份这一块,其实并没有太重视。

郭明台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就是因为苹果康的发展模式。

苹果康这种需要快速扩张的企业,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

郭明台唯一能够拿出手的,就只有苹果康的股份了。

说到底,还是苹果康的利润太薄了。

按照李兴文的估算,现如今苹果康的利润,能有百分之五已经相当不错了。

随着代工企业的发展,这个利润还会继续往下降。

正是因为这种模式,郭明台就必须大量的融资。

融资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快速增加苹果康的体量,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

郭明台现在之所以不答应,说到底还是价格问题。

只要价格谈好了,相信郭明台肯定会同意这个合作。

现在的李兴文,手上钱还是有不少的。

光是VCD和DVD,就为李兴文带来了足够的财富。

这一些钱里面,李兴文大部分用在了南海的房地产。

现如今他手上,大概还有几个亿。

用这么一笔钱用来投资苹果康,绰绰有余了。

郭明台思考了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李总,这件事情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李兴文根本就没在意,直接问道:“郭董,如果苹果康上市后,具体的融资额度是多少?”

郭明台看了李兴文一眼,随后让秘书把准备好的招标书拿出来。

“李总,这是我们公司的秘密,还请不要泄露出去。”郭明台认真道。

李兴文微微一笑,直接把文件接了过来。

从郭明台的这个态度中,李兴文知道他已经心动了。

现在唯一让郭明台担心的,恐怕就是这个价格了。

李兴文看了一眼,鸿海准备让出总股本一千万股中的一百五十万股。

按照证券公司的定价建议,每一股应该在五十到六十台币之间。

看到这个价格,李兴文心理顿时就有了决定。

“郭总,这些股票我以六十五的价格全部收了,鸿海暂时就不要上市了,你看如何?”李兴文直接道。

听到这个价格,郭台铭直接呆立在原地。

更让郭明台惊讶的是,李兴文竟然让他暂停上市。

“李总,这……”

郭明台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兴文直接打断了。

“关于这些股份的投票权,我可以全权委托给郭董,到时候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怎么样?”李兴文的话中充满了诱惑。

不得不说,郭明台真的心动了。

李兴文提出的这个条件,对他来说他有诱惑力了。

过了许久,郭明台经过一番挣扎,露出了一丝苦笑。

“李总,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至于李兴文刚才说的原因,郭明台自然是不相信的。

从郭明台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心动了。

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以后为了融资,总归是要给出去的。

现在给李兴文的话,对郭明台的好处更多。

证券公司这边,自然是按照鸿海集团最低股价发行。

如果这样算的话,李兴文给的价格,比证券公司那边高太多了。

当然这点钱,还不足以让郭明台动心。

真正让郭明台动心的,自然就是李兴文把这些股票的投票权交给了郭明台。

如此一来的话,郭明台对于整个鸿海集团的掌控力,不会有一丝的改变。

甚至于,郭明台对于集团的掌控力,会比以前更加高一些。

原因很简单,既然是融资的话,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是郭明台一个人出的。

郭明台现在唯一担心的,那就是突然终止上市,会不会对鸿海集团造成什么影响。

仔细的思考了一番,郭明台认为这种事情造成的影响,对于鸿海集团来说微乎其微。

现如今的鸿海集团,可不是后世的巨无霸。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整个鸿海在台省这一块,算不上什么大企业。

不然的话,它的股价不会低到六十块一股了。

现如今的六十块台币,连十块华夏币都比不上。

就算真的有什么影响,那也只是在短期内。

相信有了这一笔融资,鸿海能够迅速的扩大规模。

如此一来的话,这些影响将会很快就消除。

况且鸿海之所以不上市,并不是因为出了什么问题。

这样的影响对于鸿海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有了李兴文的这笔融资,相信鸿海接下来的发展,绝对会十分的迅速。

经过这一轮发展之后,鸿海再次上市将会获得更好的收益。

李兴文的这一番建议,那真的是完完全全在为郭明台考虑。

郭明台唯一奇怪的,那就是李兴文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此一来的话,李兴文付出的资金有点多了。

郭明台看着李兴文,最后还是提出了他的这个疑问。

如果得不到李兴文一个满意的回答,郭明台是不会同意的。

这件事情表面来看,对郭明台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正是因为这样,郭明台更加的担心。

李兴文愿意付出这么多,那么他想得到的东西肯定会越多。

鸿海集团对于现在的李兴文而言,只能算一个不大不小的企业。

李兴文想要在鸿海集团这边得到的,恐怕只有鸿海集团本身了。

在这种情况下,郭明台不得不防。

李兴文微微一笑,“刚才我已经说了一个理由,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我十分看好苹果康的未来。”

在很多人眼里,富士康就是一个代工厂。

它所能创造的利润,那是相当低的。

其实这一种看法,大错特错。

苹果康在进入代工这个行业后,一路高歌发展。

零五年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一三年成为世界五百强前三十强。

尤其是到一七年的时候,苹果康整体的营业额突破了一万亿华夏币,占据华夏GDP总量的百分之一点五。

不要小看这百分之一点五,它的营业额相当于华伟,阿里,腾讯,百度四个企业年营收总额的两倍。

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苹果康的发展到底有多恐怖。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郭明台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

“李总,你认为苹果康未来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

李兴文微微一笑,看了郭明台一眼。

“我认为未来的苹果康,绝对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企业,就算挤进世界前五百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到这话,郭明台整个人口干舌燥,心跳的速度顿时加倍。

不得不说,李兴文的这一番豪言壮语,确实把他吓到了。

现如今全世界,还没有哪一家代工企业,能够达到这么一种高度。

世界五百强,可不是说一说就能进的。

想着李兴文刚才的话,郭明台的呼吸越来越沉重。

这个时候,李兴文又给他加了一把火。

“以后苹果康的每一次融资,我都愿意做领头,保证我这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不被稀释,同时这些股票的决定权都会在郭董你手上。”

只能说李兴文提出的这个建议,郭明台真的无法拒绝。

郭明台实在想不通,李兴文为什么对苹果康有这么大的信心。

从刚才的对话来看,李兴文对于苹果康的信心,甚至还在郭明台之上。

这一点从李兴文不愿意股份被稀释,就能看得出来。

说实话,郭明台在商业沉浮好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一个股东,愿意一直投资一个企业,保证股份不被稀释。

要知道融资就意味着可以拿到钱,手中的股票能够变成真金白银。

要是一直持有的话,这就是一串数字而已。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mvetv/alytetva.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宝书网废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