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巨大的屏幕上,一个问题缓缓浮现。/p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屏幕之上。/p

问题很简单,只有一句话。/p

易泽微微抬起头,直视着屏幕,声音不大,却很清晰。/p

“假如孔子和李白干一架,谁会赢?”/p

很简短的一个问题,却涉及到了两个历史着名人物。/p

一个是儒家至圣先师孔子。/p

另外一个则是大唐诗仙李白。/p

这二位,声名赫赫,在华夏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p

上至垂垂老矣的白发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黄发稚童,都对这二位有一定的了解。/p

平时,许多人随口就能吟诵出“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报怨”等词句,也能对月长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

孔子和李白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深远的。/p

因此,看到这样的题目,易泽并不意外。/p

面向观众,易泽笑着道:“看来提出问题的网友,平时没少受这二位的气啊。”/p

这两位的作品,只要出现在课文里,那绝对都是必背篇目。/p

学生时代,就有不少人愁眉苦脸的反复吟诵《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会有人日思夜想《大学》《中庸》《论语》等片段。/p

恐惧,那是真的恐惧。/p

那这二位干架,谁会赢呢?/p

有了解的观众,也有懵懂的观众,也有一知半解的观众。/p

易泽伸手一指,舞台之上,虚拟成像出孔子和李白的形象。/p

也是大众最广为熟知的形象。/p

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双手交叠于胸前,身子微微下弯,一身儒士裙裾显得文质彬彬,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读书人。/p

而另一个,一身的刺绣白衣,左手轻捻胡须,望着远方,目光深邃,而右手则背在身后,看起来仙气飘飘,似乎随时都要羽化而登仙。/p

节目组还贴心的在两人的中间,加上了vs的字样。/p

看得观众乐出了声。/p

“不用看了,绝对是孔子赢了,这就跟爷爷打孙子一样。”/p

“从辈分上来说,应该是祖宗打后代。”/p

“别看孔子一副文人打扮,实际上,这可是春秋第一猛男。”/p

“李白似乎也不弱啊,玩剑贼溜,我记得他好像还是大唐剑圣。”/p

“那是裴昱,不过李白确实是和裴昱学的剑术,至于强不强,不清楚。”/p

易泽心里有数,真要打起来,孔子真的可以把李白吊起来捶。/p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二位。”/p

易泽手一挥,舞台上只留下了孔子一个人的形象。/p

“首先来说一说孔子。/p

一说起孔子,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读书时课本中的形象,就是现在展示的这幅图,看起来文文弱弱,整个就是一个和善的老头。/p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要正确的绘制出孔子的形象,那大概是这样的。”/p…

舞台上孔子的文弱形象一变,直接变成了一个孔武有力、浑身肌肉的大汉形象。/p

除了样子没变,身材的变化,让人为之咋舌。/p

观众们一看这个,直呼好家伙。/p

“我去这一身肌肉,这是真的吗?”/p

“好家伙,这也太可怕了,我仿佛见到了巨石强森。”/p

“这特么的叫文弱?课本你是不是在逗我,这一拳下去孔子不得跪在地上求我不要死。”/p

“虚假的孔子:之乎者也。真实的孔子:物理说服!”/p

“孔子:你听话我就和你讲道理,你不听话可别怪我讲物理了。”/p

“六边形战士孔子,一拳一个小朋友。”/p

看着舞台上虚拟出来的肌肉猛男形象,观众们直呼不敢相信。/p

这简直是打破了许多人固有的印象。/p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p

这是什么概念呢?/p

按照当时的度量衡来计算,一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也就是说,孔子身高超过2.22米,大概就是这样的。”/p

舞台上,孔子旁边出现了一个着名的篮球运动员耀明。/p

在耀明旁边,则是一个知名作家兼烂剧导演郭金明。/p

三人站在一起,这对比瞬间就明显了。/p

这样即便是对数字不怎么敏感的观众,也在一瞬间明白了孔子的高度。/p

“好家伙,两米多的孔子,这也太可怕了吧。”/p

“还是不敢相信,这还是书上那个孔子吗?”/p

“话说那时候的度量衡是这样的吗?会不会是数据误差。”/p

面对观众的疑问,易泽解释道:“当然,《史记》中使用的是遵循西周度量衡的鲁尺,一尺约等于19.1厘米,因此,孔子的身高就是一米八六。”/p

随着易泽的话音落地,舞台上孔子的身高随之降低,这下子大家看的果然顺眼多了。/p

“这还比较正常,两米多可真是吓死个人。”/p

“一米八六也不是太高啊,现在还是很常见的。”/p

“这样看起来就正常多了,不过小四是真的矮啊,这有一米六吗?”/p

舞台上的对比实在是太过于显眼,最矮的那个吸引了不少眼球。/p

易泽继续解释道:“有很多观众会觉得,一米八六也还好啊,现在很常见,但是,在春秋时期,百姓的平均身高,大概在一米六左右,因此,一米八六的孔子,在人群之中绝对是鹤立鸡群,傲视群雄的存在了。/p

这样一个接近一米九的鲁地大汉,手底下还带着三千小弟,这看着吓不吓人?”/p

“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身体素质。/p

古代对大力士的描述,常常是力能扛鼎,而我们的孔夫子自然也不再话下,甚至更甚一筹。/p

吕不韦曾经带领门下食客,编纂一套《吕氏春秋》,里面就提到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p

意思就是孔子的力量,能够直接举起城门上的门栓。/p…

而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门基本上都是由实木打造,高大厚重,其中的门栓保守估计重量可达四百斤左右,而在《史记》之中,西楚霸王项羽举起的鼎重量大概是三百五十斤左右。”/p

几句话,直接给观众都给干蒙了。/p

“淦!这尼玛的比项羽都狠啊。”/p

“这样的人你管他叫文弱书生,那我是什么?接近夭折?”/p

“后代的儒生们真的要看看,你们的第一代掌门人得多狠啊。”/p

“可笑后世的儒生自诩都是孔夫子的弟子,却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手无缚鸡之力,简直是丢了孔夫子的脸。”/p

“这让我想起一部小说,主角穿越到春秋时期,和孔子讲董仲舒的儒家理论,现在看来真尼玛搞笑,这特么讲不过就算了,估计还得要被孔子暴揍一顿吧。”/p

“孔夫子:讲道理也行,讲物理也行,你自己挑吧。”/p

观众的反应不可谓不热烈。/p

即便是有所了解的观众,也没有想到,孔夫子居然这么强。/p

这对比一下子就强烈起来了。/p

易泽继续介绍道:“在《淮南子》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摄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p

什么意思呢?/p

第一句是说孔子非常的聪明,比苌宏还要强,这没有问题,孔子毕竟是儒家创始人,就智慧这一点上,没有人会怀疑。/p

只是,从第二句开始,就慢慢的开始离谱了。/p

勇服于孟贲,孟奔是谁?/p

孟奔是齐国的一个猛男,以力闻名天下。《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孟奔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尝于野外见两牛相斗,孟奔从中以手分之!/p

而秦国的秦武王正是因为一时兴起,和孟奔比试举鼎,因力量不支最后才被鼎活活砸死。/p

但就是这样的猛男,都被孔子的勇猛所折服。/p

至于足摄郊菟,力招城关,则是说孔子跑起来比兔子还快,力气大到可以举开城门,可以说孔子就是一个十项全能选手,绝对不是书本上所绘制的文弱书生模样。”/p

易泽的讲述让许多观众为之咋舌。/p

“这特么的还是我认识的孔子吗?”/p

“真以‘德’服人!”/p

“六边形战士,力智体敏全部拉满的满级大佬,恐怖如斯。”/p

“之前看《秦时明月》还觉得里面的儒家弟子会武功很不可思议,现在看来,他们这是严重的退步啊,有孔子这样的能力,还不得手撕六剑奴,脚踩赵高?”/p

“孔夫子,以前多有得罪,希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记怪。”/p

观众们非常的欢乐。/p

一来是易泽此刻并不显得很严肃,甚至有些欢快。/p

另一方也是因为弹幕上有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让人忍俊不禁。/p

“说完了孔子的身体素质,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实际战绩!/p…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之中记载,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做子路,原本是一个直肠子,也可以叫社会大哥,在没有遇到孔子之前,喜欢和人好勇斗狠!/p

而在遇到孔子之后,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p

史料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p

意思很简单,子路好勇斗狠,喜欢跟人干仗。/p

平时没事就戴着雄鸡羽毛,佩戴着野猪皮制作成的饰品,在大街上溜达,妥妥的社会人街溜子。/p

直到有一天,子路遇到了孔子。/p

作为社会大哥,自然是看不惯孔子那一套之乎者也的东西,子路就和孔子干了一仗。/p

至于胜负结果,史料中没有记载。/p

只是在这一次之后,孔子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让子路心悦诚服的成为了自己的弟子。”/p

易泽的讲述很清楚明白,即便是涉及到古文的东西,易泽也用了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了阐述。/p

而观众自然是弹幕频频。/p

“真‘讲道理’,真‘心悦诚服’!”/p

“子路表示:这尼玛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这本事必须要学习!”/p

“孔子绝对是打赢了,子路这性子,要是没有输,怎么会听别人讲道理。”/p

“孔子表示:我学习是为了和别人讲道理,至于我武德充沛,那是为了让别人认真听我讲道理!”/p

说完了个人的战绩,易泽继续讲述孔子的彪悍武力。/p

“除了个人的勇武之外,孔子的指挥才能也相当出色。/p

《左传-定公十二年》中记载,在鲁定公执政期间,公山不扭发动叛乱,直捣鲁国都城曲阜,鲁定公仓皇逃到季孙氏家中躲藏。/p

就在此时,身为大司寇的孔子挺身而出,沉着冷静,率兵反击,直接击败了公山不扭的反叛。”/p

“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之中,六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之时。/p

所谓六艺,指的是礼、乐、书、数、御、射!/p

在这里面,礼、乐、书、数可以看做是现在的文化课,教授的一些文化知识。/p

而御和射,则是实打实的实践课!/p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第一人掌门人,文化课自然是当时的顶尖,所谓学富五车,就是这个道理。/p

而他的御、射技巧同样非常了得。/p

在《礼记-射义》中记载的非常清楚,有一次孔子当中展示箭法,围观群众达数百人,围的是水泄不通。/p

而且孔子还非常善于射空中飞鸟,且箭无虚发,可以说是百发百中。/p

至于孔子的御,即驾驶技术更是出神入化,绝对的秋名山车神级别。/p

在六艺之中的御,指的并不是驾驶寻常的马车,而是用于战场杀敌的战车。/p

现在许多人单手开车,而孔子则是可以单手驾驶战车,另一只手还可以手持武器御敌。/p

在《论语》之中记载,孔子六十三岁之时,还可以轻松地驾驶战车,为学生们讲述驾车的技巧。/p

以战车的驾驶难度,以及那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孔子没有强大的核心力量,是绝对无法做到如此程度!“/p

舞台上,一架战车出现在所有观众的面前。/p

前有四匹马,后面是车架,驾车之人需要站在上面,手持缰绳,控制着四匹马的移动。/p

一般而言,这样的战车都是两人控制,而后两人战斗。/p

孔子可以一个人做到驾驶和战斗,绝对是妥妥的人间狂战士。/p

“一个身高一米九,武艺超群,还善于讲道理的儒家学派掌门人,你们爱了吗?“/p

……/p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tlgg/mccycly.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耽美小说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