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最近的河州热闹不断,光十五天的戏班就让大家津津乐道。有时候干活干累了,找上几人到大市场边上一坐,听着戏曲,很是舒服,起初河州城门是最热闹的地方,但自从有了大市场后,大伙基本都到这里来聚会,虽说城门处也有人在看着告示,但本地的人都知道,那些都是新来的,如今到了冬季,种田的办法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招工广告。原先河州的百姓穷,虽说现在不富裕,但多少自己都有活,女子做的祈愿灯现在销量相当好,有不少家都已经开始被预定了。现在冬季,一些手巧的男子也开始雕刻佛像,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寺庙,也只有吃佛像了。这些佛像加工很特别,有烧制的,有木雕的,还有石雕的。不少人还用画的。最近衙门还开了一个叫----福禄堂的地方。专门收购这些佛像,不管你使用那种做法,但只要你做的好,一律全收。

凝儿说的不错,经过大家日夜赶工,历经二十天,这衙门终于扩建完毕,听说是大人要修建衙门,不少百姓多自发的过来帮忙,时不时的还帮着出点主意,就连衙门外的大鼓,都是本地人自己制作的。因为李泰说过,他不喜欢用外县的东西。他不相信本地人没有会干的。

此时衙门焕然一新,红色的大门上有两个金色神兽衔环,旁边还有对一丈多高的大石狮子,打开大门,正对着大街便是河州县衙大堂,紫檀木的判桌,比头还高的椅子,身后旭日东升图也是焕然一新,图上明镜高悬匾额也是新做的。何大叔更有意思。为了与这新建的衙门般配,何大叔特意把一些刑拘都换成了新的。包括绑人地木桩子和绳子。

后院望去,除了原先柴房的位置没变,衙门所有的房子都比原先大了许多,而且。也新建起了很多房子。反正砖瓦都是现成的,干活与帮忙的人多得是。想盖几间房子当然绰绰有余。现在新房中正烧着火烘干,估计再有两三天就能住人了。

而且,有会来事地。把李泰的房子安排到了最后,在衙门中独自有个小院子,这小院子有两处房子,一处是给李泰自己住的,另一处便是四獒与紫云的房间,李泰第一次看到后大笑不已,转念一想也就算了。毕竟人家是好心。而且,让紫云离自己近些也是有好处的。

此时的李泰躺再新房的炕上,燕儿正在帮他脱鞋:“少爷,当初您还不让扩建衙门,您瞧瞧,咱们干的快先不说,就是这附近的格局也比原先大了几倍。现在潘将军,邓先生,何大叔,月娘姐姐的房子都比原先好了很多。南山前辈地房子更好,凝儿姐姐还给他在屋里放置个丹炉呢,呵呵,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姐姐说,用不上也烧,屋里更暖和,就当烧煤了。您就在外面忍耐了二十几天。如今住近这样的房子,开心吧。”

李泰嘿嘿一笑:“开心啊。当然开心了,这都是你们的劳动成果啊。对了,燕儿,今是几了,怕是快过年了吧!”

“今天是腊八!外面冷的紧呢,反正也无事,少爷便在屋里歇着吧。凝儿姐姐正在忙着拢今年衙门的总帐呢。这都忙了两天了,怕是今天该有眉目了。”

李泰点了点头:“真是辛苦她了。凝儿自从跟了我,虽说像个官太太。但做的却是不少。少爷都心疼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我手下的帮众这两天难熬喽。对了。我是副帮主啊!我得为我地帮众干点啥啊,燕儿。去做点腊八粥,好久没吃了。其后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叫花,咱们给他们吃点,剩下的咱们自己吃。”

燕儿一愣:“少爷,什么是腊八粥!”

“啊?你不会做?”

“燕儿都没听过!”

李泰心里一琢磨,可不是,这个时候哪有什么腊八粥,于是笑着言道:“原来燕儿还没吃过腊八粥呢?好,告诉外面,起火架锅,咱们今天做腊八粥!”

燕儿笑道:“怕是有一阵子没吃到少爷做的吃食了,今天正好无事,燕儿这就去准备,少爷,都准备些什么呀!”

李泰笑道:“要准备的可多了,我想想,你记好了。嗯,先要有糯米,然后要有大枣,其次是地豆,核桃、绿豆,赤豆,桂圆,莲子。百合,这些都有吧。”

“嗯,都有呢,虽说多了些,却是好找。”

“既然都有了,那么咱们再加点,所有的五谷杂粮都拿上一些,嗯,每样一碗吧。对了,刚才我说的那些每样都一碗,糯米要多些,杏仁、松仁、榛子、菱角、都来一碗。”

燕儿惊呼道:“这是什么呀,能吃吗?少爷,可别吃坏了肚子。”

李泰笑道:“放心吧,去准备一下。保管让你们终身难忘!”

燕儿点头离去,其后开始吩咐大家干活,待李泰出来后,见到一切完毕,笑道:“这一说吃,你们都比我麻利!哇靠,好大的锅啊,你们不是在出佛寺偷的吧。”

燕儿带着衙役忙这忙那,听到李泰说话不仅笑道:“哪有,这锅不大,咱们衙门人多。少爷做的还那么好吃。少爷,这些米够吗?”

“嗯,够了,糯米再多一些,对了,取些糖来。没糖不好吃。”随即看了看天色:“嗯,要是现在做,怕是有三个时辰才好啊。好,咱们大伙开始吧。该淘米的淘米,该扒皮地扒皮。人多也热闹!”

衙役看着李泰也要干活,说什么也不让:“大人,您是大师傅,哪有大师傅干活的,您座那就成。”

“那本官怎么好意思。本官可是勤快人啊,那是相当勤快了。”

衙役笑道:“这样吧,大人。您给咱们讲讲,为啥叫腊八粥呗!”

李泰笑道:“行,本官就给你们讲讲,话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俩口和两个儿子。老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俩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等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地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后来,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地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地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地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地话。这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地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衙役闻听后点头笑道:“大人真有学问,连个粥都说的这么有趣,想必这粥真是好喝地紧啊。”

李泰撸起袖子笑道:“那是,这粥相当好喝,来,你们都弄完了吧。看本官的,先将水倒进去,其后放入糯米等物,搅一搅、盖干,成了。”

燕儿噗嗤一笑:“原来这粥也不难啊。”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vycyl/aeaaleyf.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四库书小说网鲤鱼乡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