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68章逐鹿中原

半年后

燕国三百七十一年春

这一年,随国公杨坚篡位称帝,本来国号应该是“随”,但因为他觉得“随”字不吉利,故而改为“隋”。

杨坚称帝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并且取消鲜卑赐姓,所有鲜卑赐姓,一律改回汉姓,比如大野渊,改回李渊。

并且取缔周国的部分制度,吸收齐国的制度和律法。

推广周国府兵制和均田制的同时,又吸收齐国的省部制度,并进行改进,缩减他认为多余的部门,变成。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跟高氏齐国的省部制度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的部门,同时删减了一些旧的部门,最终形成了六部。

同时,下令清查田亩人口,同时命令各州每年举荐三人进入中央成为储备官员,举荐分为四科,地方官可以推举符合四科中的人才,被举荐的人才,进入中央后,还要通过考试的检验,这项制度也被称之为科举制。

可以看得出来,此时此刻,所谓的隋朝科举制,依旧带着严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残余,并不是说瞬间就建立了科举制,跟汉朝察举制的唯一的不同,只是多了一道考试检验的步骤。

然而,汉朝的察举制,同样要通过考试检验,只是内容比较少,大部分时候只是走走过场。

同时,杨坚下令建造更多义仓,也就是丰收时,老百姓自愿把多余的粮食统一存到大仓库,并且由百姓自己推举一位德高望重者去管理大仓库,等到歉收时,再由这位德高望重者放仓救民。

汉朝时,这种工作都是由官府来承办,由官府在丰收时低价收购丰收区的粮食,歉收时低价出售粮食给灾区,特殊情况还没免费放粮。

但是随着东汉末年越来越腐败,粮仓基本都成了贪官污吏的私产,汉朝的这种救民制度就变得形同虚设。

到了汉朝灭亡后,持续几百年的乱世里,饥荒越来越频繁。

为了应对饥荒,就必须建造粮仓储存粮食。

但是单独某个家庭,根本没有能力建造粮仓,更没有时间精力去看管粮仓。

于是一些百姓,就自发地团结在一起,他们十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建造一个粮仓,然后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者,让这位德高望重者专门看管粮仓。

大家丰收时,就把粮食存进粮仓里,歉收了,就从粮仓里取出粮食。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他们在没有官府保护的情况下,自发地发明了这种保护自己减少饥荒概率的制度。

这种行为在这几百年五胡南北朝乱世里,逐渐在民间自发地推广。

如今,杨坚动用官府的力量,主动帮助百姓建造粮仓,然后运行模式暂时还是跟以前一样,由当地百姓自发组织管理。

不过也只是暂时了,杨坚非常抠门,他早就盯上了老百姓的粮食,准备以后找机会,把这些民间自发组织存起来的粮食,通通变成朝廷的粮食。

“你们的粮仓都是朝廷帮你们建造的,所以朝廷把你们存在粮仓里的粮食吞走,有毛病吗?没毛病!”

义仓制度并不是某人的奇思妙想,不过是人民群众在几百年乱世时间里自发创造出来的,然后被官府常规化,就变成了制度。

后世之人觉得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似乎在隋朝建立的一瞬间,所有的事物都突然改天换地了。

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变化肯定是有变化的,但好像不大。

三省六部?那不是高氏齐国早就有的省部制吗?只是行政部门数量不一样了?

科举制?那不是这几百年来,南北朝都在实行的分科录取和考试检验吗?只不过现在隋朝建立了,这种规模更大了?更加正规化了?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ycfaf/avgegacm.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鲤鱼乡80电子书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