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好——。”众人应答。

刘二嫂羞答答的说:“好久没唱过了,南腔北调的不好听。”

提议的人说:“别谦虚了,大伙等不及了。”

刘二嫂说:“不嫌南腔北调,我就唱一曲《柳笛》

柳枝长啊柳枝密,春风染得柳枝绿,不知忘掉没忘掉,你曾为我做柳笛,树上的鸟儿随我唱,山里的动物听入了迷,你记得我我记得你,柳笛声声传友谊,传友谊,啦啦啦……

七个柳笛七个音,音调高低总相宜,不知忘记没忘记,你曾教我家乡曲,柳树青青春又来,曾经勾起我的思想意,你记得我我记得你,少年时光难忘记,难忘记,啦啦啦……”

刘二嫂的歌声婉转悠扬、缠绵悱恻。引起人们一阵阵叫好声。一曲终了,人们毫不尽兴,起哄着要她再来一首。她无奈,只好又唱一首《月季花》

“农家窗前一棵花,泥土里面把根扎。

春风赠它千层绿,艳阳送它万点霞,

天天发,月月开,花红叶绿多潇洒……

月季花呀月季花,质朴的美容人人夸!

农家窗前一棵花,恰似姑娘十七八,

彩裙翩翩随风舞,喜眉笑脸映朝霞,

土里生,土里长,清香四溢闪光华……

月季花呀月季花,美的心灵人人夸!”

刘二嫂唱完,不等别人起哄,便说道:“该换人了,不能老唱小曲,该以武助兴了,让大虎打一套拳吧。”

有人反驳说:“打拳、耍刀的都经常见,不如谁来讲故事或笑话,要不猜谜。”

有人提议让三爷讲故事。众人无异议。三爷推脱不掉,就讲开了故事。

大家都知道东北出产人参,其实最早人参是在咱们的老家泊山。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泊山上有一座悬云寺,这悬云寺是怎么来的呢?据传与人参搬家有关。

泊山脚下有一座小庙,庙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小和尚十来岁,他每天都到山腰去玩耍,一玩就到中午才回来。

这天,老和尚问小和尚:“你一出去就是一大晌,咋不知道早点回来?”

小和尚说:“有个小孩和我玩,不让我回来。”

老和尚一听,心下一惊,心想:这事蹊跷,整个山上没有别人,哪来的小孩跟他玩耍?活见鬼了!

他思索了一阵,就确定了其中的缘故。他前思后想,终于想出一个法子。

于是对小和尚说:“我给你一桄子线,针鼻里仞上线头,系牢,你再去和小孩玩耍时,等他要走的时候,悄悄的把针别到他衣服上。

他走时,你就把这桄子线一个劲的放松,啥时不拽啦,你就到庙里喊我。如果线不够,你就松开跟着走,啥时不动了,就来庙里喊我。记住了吗?”

小和尚说:“记住了。”


页面连接:http://www.shhtvs.com/read_0_yylgy/afmgagcl.html

搜书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